- · 《试题与研究》收稿方向[05/28]
- · 《试题与研究》投稿方式[05/28]
- · 《试题与研究》征稿要求[05/28]
- · 《试题与研究》刊物宗旨[05/28]
他高考数学只得15分,清华校长看完试卷后拍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考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人生分水岭,其重要性不可取代。但高考的科目那么多,能够科科高分的学霸是少数,多数学生总会有点儿偏科
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考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人生分水岭,其重要性不可取代。但高考的科目那么多,能够科科高分的学霸是少数,多数学生总会有点儿偏科,偏科偏到一种境界的也不是没有。
民国时期,清华校园里曾出现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这个学生以“毒舌”闻名,任何人都逃不过他的犀利点评。当时吴宓(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堂侄,国学大师)正在清华大学当外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主任,每次上完课,他都要问这个学生:
“你觉得我这节课讲得怎样?”这学生一点也不给老师面子:“不怎么样嘛......”令人称奇的是,吴宓作为知名学者,却丝毫不生气,反倒对这学生关照有加。该学生从清华毕业后,老师们希望他能留在清华研究院,他果断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整个清华没人够资格当钱某人导师。这个学生,就是写出了《围城》的钱锺书,钱锺书的高考经历令人称奇,外界传言他数学考零分,事实并非如此。不过,钱锺书与清华确实有一段“纠葛”。
钱锺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910年。钱家是书香之家,钱锺书的名字便暗含一层“爱读书”的意思,默存则典出《易·系辞》:“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有说出自扬雄《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
总之,“默存”有“你少乱说话”的意思在里头,这是钱锺书的父亲为他取的字,父亲注意到了钱锺书的毒舌性子,用这两个字压一压,哪知道没压住。钱锺书的学业曾经让他父亲很不满意,但在十四五岁时,钱锺书却开始专心学习,进步神速。
1929年,钱锺书报考清华大学,那一年他19岁,他的成绩一度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甚至钱锺书成名后,也有人追着问他数学到底考了多少分。原来,钱锺书在入学考试中国文考了85分,外文考了100分,国文外文成绩顶尖,让同学们膜拜不已。
唯独数学,钱锺书有点应付不来,他在试卷上胡写一通,最后成绩果然低得可怜,他后来的夫人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说:“锺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15分。”15分,这绝对是不及格了,然而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了解了情况后却果断拍板:这个学生我要了。
钱锺书的偏科已经偏到了一种境界,虽说数学严重拖后腿,但他的总分在当年174名录取生中排57名,平均分也及格了。
1929年级清华校友周培智在《五十年前的清华》中提到当时清华的录取标准,平均分数及格符合入学标准;外文、国文、数学3科有一科达到85分以上,便绝对可以被请进清华校园。
所以,钱锺书虽然偏科,却还是符合当时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若是让这么一个天才从眼前溜走了,清华的师长们也不会甘心的。从此,钱锺书就开始了他的大学之路,他老在校园里嬉笑怒骂,逮着谁都毒舌一番,看谁都能挑出毛病,唯独觉得杨绛样样好,这也算是奇缘了。
钱锺书这样的大才子,虽然偏科,才华却不会因此被遮掩,所以说,偏科不是最可怕的,只要个人有能力,照样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文章来源:《试题与研究》 网址: http://www.styyjzz.cn/zonghexinwen/2020/080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