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儿子差两分考上清华,林徽因不甘要复查试卷,

来源:试题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0 05: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明(高则诚)曾在自己的代表作《琵琶记》中有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学子们为了在科举或者是高考时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往往会耗费十

引言

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明(高则诚)曾在自己的代表作《琵琶记》中有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学子们为了在科举或者是高考时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往往会耗费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由此可见科举或者高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当林徽因发现自己的儿子梁从诫居然差2分考入清华时,心有不甘的她请求重查试卷,可试卷上的11个字却让她清醒过来。

01

林徽因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诗人和作家,更与其丈夫梁思成一样,都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建筑学家,

其中梁思成还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总而言之,

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一起给我国的建筑学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其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徽因、梁思成蜡像合影

正如释深作的《偈颂六首·其一》所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缘屋栋。”

1932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子梁从诫出生,作为建学家的孩子自然是被父母寄予了厚望

林徽因夫妇希望梁从诫能够“子承父业”,长大后投身于祖国的建筑事业之中,

所以他们在梁从诫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传授他建筑学方面的知识。

▲梁从诫照片

对于梁从诫而言,他本就天资聪颖,又一直都在两位“名师”的指导下努力认真地学习,不但逐渐掌握了基础的建筑学理论,

而且因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原因获得了大量实践的机会。毫不夸张的说,在当时中国的所有与梁从诫同龄的人之中,论对建筑学的理解,几乎无人能出梁从诫其右。

因此,在1950年梁从诫投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时,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可谓是胸有成竹。

02

然而,当年那场考试的结果却出乎除了梁从诫在内的所有人预料,他的笔试成绩以2分之差无缘清华大学建筑系。这让一向以儿子为骄傲的林徽因十分难以接受,

她甚至怀疑阅卷老师在批改时出了问题,

于是请求复查梁从诫的试卷。可是这一查却发现并非是梁从诫的试卷有问题,而是他的心思并不在建筑学上,试卷上赫然写着11个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这11个字令林徽因瞬间清醒、醒悟。

▲清华大学校门照片

原来,梁从诫内心一直喜欢的都是历史,

从前只是因为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所以被迫学习着建筑学知识,但是在考试之时他终于想通了,人应该去追求自己的热爱,而不能够在妥协中过完一生。

对此,双双经历过西方开明文化教育的林徽因夫妇并没有反对,反而表示了对儿子的支持,所以梁从诫如愿转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

▲梁从诫照片

1954年,梁从诫顺利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并开始跟随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

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前往云南大学担任起了历史系教师一职。后来又回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编辑的身份创办了两本名为《百科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杂志,在此期间还曾于国外的百科全书访华团到来之时担任过小平同志的翻译。

▲梁从诫照片

在梁从诫60岁之后他又开始关注起环保来,成为了我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之一。

接下来,他还曾多次获得过包括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以及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在内的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奖项,

还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被聘请为“北京市奥申委环境顾问”、“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的时候梁从诫骑自行车外出之时遭遇了车祸,

虽然侥幸死里逃生,但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神志也变得不太清醒,

最后于2010年10月2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

结语

我们没有办法去猜测,假如当年梁从诫先生没有固执地选择心中热爱,而是始终跟随着父母梁在建筑学领域的脚步,如今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虽然很有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建筑学上创造出比父母更多的辉煌,但是也更可能会默默无闻郁郁而终。当然,相信梁从诫先生本人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去追寻历史的脚步,他一定如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一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文章来源:《试题与研究》 网址: http://www.styyjzz.cn/zonghexinwen/2021/0310/1158.html



上一篇:林徽因儿子没考上清华,林徽因查阅试卷,在卷
下一篇:小学生“倒数第一”试卷走红,老师:脑洞超越

试题与研究投稿 | 试题与研究编辑部| 试题与研究版面费 | 试题与研究论文发表 | 试题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试题与研究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