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小学生低分试卷走红网络,老师思维发散太先进

来源:试题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4 08: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西红柿妈妈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常常跟大家说:一定要发散思维。还真有孩子做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新思维”的时候,老师却无奈了,这样的孩子思维发散太先进,我hold不

文|西红柿妈妈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常常跟大家说:一定要发散思维。还真有孩子做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新思维”的时候,老师却无奈了,这样的孩子思维发散太先进,我hold不住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已经超出老师评分水准的“低分试卷”吧,其实你会发现不好打分,但就是想笑,除了笑,也说不出孩子具体哪里错了。

因为,这些孩子的发散思维,真的是太惊人!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孩子一个错别字都没有,而且在组字的过程中,是真真实实的用这几个字,组成了成人完全想不出来的句子。绝了,孩子太鬼灵精怪了,老师能hold才怪呢。

这样的孩子还不止一个,而是有一打,大家“奇”就奇在完全不搭边,各有各有想法,各有各的表达,不存在一点模仿,而是深入精髓在“发散思维”。

不信,你再看这个:

是的,无话可说,更无话可说,不也是孩子心中直白而独特的调侃与答案吗?

错了吗?没错!对了吗?好像也不全对!只能是哈哈两字评价最为恰当,作为老师,只能说:孩子的世界,早已超出我的想象!

其实,组词造句都只是小儿科,真正思维发散的孩子,都是直接可以写作文的,而且中心思想鲜明,用词简洁明了!

比如,下面这一位:

这个孩子应该是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潜移默化都是“打”字之中。应了老师的那句评价:深表同情,你是铁打的!!!

好了,言归正传,说一点正儿八经的,其实这些特别的孩子,真的也是很率真可爱,而这些真实表达自己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应该给一个简单粗暴的“0分”来扼杀他们的想法。

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开拓的思维是件很有益的事情。因为你可能不知道,下一个名人很可能就是你的孩子,而这一切,仅仅需要父母关注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去开拓思维,创造新生就好!

孩子考试低分并不代表低能,智慧家长要懂得引导,娃未来成就更高

1、不要着急否定孩子

1)发明家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老师眼中的笨孩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白痴儿童”,到了3岁,依然说话结巴,交流困难,邻居们总是嘲笑这个孩子有一点“傻笨”,到孩子7岁上学的时候,情况也没有多大的转变,他依然成为了老师眼中的笨孩子。

而这个时候的父母却没有跟邻居一样,否定自己的孩子。

2)父母没有否定孩子,而是开拓他的思维

做为工程师的父亲为孩子买了很多积木,而贤惠能干的母亲的则总是在语言上鼓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是说错了话的时候,父母都鼓励孩子:“你不是笨,儿子,只是你的思维方式跟别人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相信你总会找到你最擅长的一面,成为大学教授的!”

3)孩子都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父母要用智慧的眼光对待

很多时候,孩子会犯一些普通孩子不会犯的错,会说出看似很反常的话,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孩子是个傻瓜。

相反,孩子总问你一些奇怪的问题,总是比一般的孩子多了很多“为什么”,甚至在某些方面,总是犯错,这时候,请父母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智慧与眼界。

家长要及时地去发现孩子优点,要适时的鼓励孩子的爱好,当你不断肯定孩子的时候,你会神奇的发现,孩子真的越来越好了!

2、会问一句:“你还可以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在国外,曾经流行过一个方法:

艾瑞克是个10岁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做各种模型,刚开始的时候,他只会把模型搭成简单的长正方、正方形。

这时,孩子会询问父亲怎么样,父亲总是一脸兴奋地说:“艾瑞克,你真棒,不过,你还可以想到其他更好的形状吗?”于是艾瑞克高兴回到自己的模型区,开始仔细的琢磨起来。

不久后,孩子就能够拼出一个简单的小房子了,这时候,孩子再问父亲,父亲依然回答:“艾瑞克,你真棒,又变化了,你还可以想到其他的更好的形状吗?”艾瑞克又继续思考起来。

文章来源:《试题与研究》 网址: http://www.styyjzz.cn/zonghexinwen/2021/0414/1401.html



上一篇:小学生暗改试卷成绩变98分,亲妈一眼看穿你忘了
下一篇:理想爸爸!李光洁为儿子怒撕试卷,怼教育机构

试题与研究投稿 | 试题与研究编辑部| 试题与研究版面费 | 试题与研究论文发表 | 试题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试题与研究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