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当学生把序号看作题目,一年级就有了四年级水

来源:试题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9 06: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无数题目。那么你有没有过把题目序号看作题干的时候呢? 有网友就说到了一件这样尴尬的事情。他说以前小学时,他曾做过一个奇葩作业,就是在做数

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无数题目。那么你有没有过把题目序号看作题干的时候呢?

有网友就说到了一件这样尴尬的事情。他说以前小学时,他曾做过一个奇葩作业,就是在做数学乘法题时,他把每个题目前面的序号也当作了题干,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奇葩的情况:1.2×3=3.6,2.3×5=11.5,3.6×2=7.2。

看到这位网友说的情况,一些网友虽然认为很奇葩,但也十分佩服他二年级就有了五年级的水平,可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家孩子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会把序号也当题目算进去,硬生生在一年级时就有了四年级的水平,还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比如说下面这位小学生的试卷上,就硬生生出现了一个1.5+8.5=10,而原题目则应该是5+5=10。

对于这位小学生的试卷,有网友表示:看第一眼时表示很怀疑,为什么突然冒出来一个8.5。再看一眼,1.5+8.5=10,没毛病啊!然后就更纳闷了,他怎么在一年级就有了四年级的水平呢?还有网友表示,一定要给他打对号,这题目难度已经超过原题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还真不少,因为有不少家长对这个问题很头疼。比如说一位家长就对自家小学生身上出现的这个问题很无语,她说:晚上检查孩子作业,就发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1.5元等于15角。而正确版是,5元等于50角。另外一位家长也表示,我闺女最近就遇到这个问题了。

发现小学生有这个情况的,还不仅仅只有家长,因为一些老师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低年级有了高年级的水平(怀疑),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课堂上难哭了。只见他可怜巴巴地说,“老师,没有学过这样的题。”

其实,存在这样情况的不仅仅只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初中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会把题目序号看成题干。比如说下面这位同学,他就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题目。你看着题目让他做的,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了。说实话,我确认我从来没遇到这么变态的题目。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其实小学里可能有更难的题目,比方说小学最开始学小数的时候,自己就遇到这种题目。但是他遇到的是这种:1.2.5+0.5=,=。所以当时就给他难哭了,因为这跟老师教的不一样啊!这怎么还有两个小数点啊?这怎么做啊?因为当时急哭了,所以一辈子都记得。

当然,除了这些常规性看错的题目以外,还有一些同学曾出现过一些其他看错题目的情况。比如说下面这位同学,我觉得这像是碰瓷似看错题目,你觉得呢?

再然后就是一些主观性看错题目的情况了。对此,一位老师说:第一次统考,我们班孩子看到了“密封线内禁止答题”,但是不明白哪边是“内”,哪边是“外”。改卷子的时候还以为有人交白卷,卷子一拆,嚯!题号和答案全工工整整跟名字和学号一起挤在密封线里头了。年级组刘老师建议裱框挂起来,我没让。所以这位同学,你是否应该进来感谢一下你的老师呢?否则你可就真的成为班级,甚至年级的名人啦!

所以,你上学的时候是否曾遇到过把题目序号看作题干的情况呢?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试题与研究》 网址: http://www.styyjzz.cn/zonghexinwen/2021/0429/1506.html



上一篇:老师晒出“倒数第一”的学生卷子:这根本不是
下一篇:小学生草稿本走红,比满分试卷还整洁,老师一

试题与研究投稿 | 试题与研究编辑部| 试题与研究版面费 | 试题与研究论文发表 | 试题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试题与研究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