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明朝状元试卷真迹:全文两千多字无一出错,笔

来源:试题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9 06: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唐朝科举制度开始施行,到今天“考试”彻底融入了我国教育。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考场两小时,却不知学生准备了多少春夏秋冬?谁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谁便能获得更多的机

自唐朝科举制度开始施行,到今天“考试”彻底融入了我国教育。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考场两小时,却不知学生准备了多少春夏秋冬?谁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谁便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关于考试,老师和学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最基本的一条,卷面要工整,字体要整洁。

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远在大明时期,想要考中状元除了要胸有韬略,字同样也要写得好看。

比如今天介绍的这张明朝25岁状元试卷,全文两千多字无一出错,笔迹像是印刷出来的。

大明状元卷

首先需明确,状元卷为殿试卷。为了方便理解这份状元卷的可贵之处,我们需要弄清楚明朝时一位考生,到底要经历多少场考试才能进入殿试,我们分别将其对应现代的学生考试。

首先我们假设一位考生名叫无名氏,无名氏在家里人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自己考试之路。首先无名氏需要被老师认可,经老师举荐后可参加童试(相当于小升初考试)。

很幸运,无名氏通过了童试,他接着要准备院试(相当于中考)。院试又分为“岁试”与“科试”,岁试是入学考试,跟中考一样,通过了岁试便可进入高中,每个月要举行月考。

月考便相当于“科试”,只有成绩优胜者方可进行下一轮考试,而若成绩极差一直年级垫底,会受到处罚,甚至被取消生员资格。

无名氏通过了岁试成了一名秀才,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无名氏科试成绩出众,被举荐参加了乡试。

乡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古代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旦没考过还要再等三年,很多人一辈子就卡在了乡试上。

通过乡试奖励是丰厚的,无名氏通过了乡试,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举人。成为举人就意味着拥有了做官的资格,相当于现代学生通过了高考,拥有了本科学历一样。

乡试之后便是会试。值得一提的是,乡试每次考试大概会录取全国1000名考生左右,而会试则只录取两三百人。倘若通过会试,便能便能晋升为进士。

成为进士基本上就可以等着国家给分配工作了,故而会试大概相当于现代的研究生考试。

再说最后一个考试——殿试。无名氏在一千多个考生中杀出重围成为进士,之后来到了最后一轮考试。最后一个考试一般会在每年的3月15日举行,试题由内阁大臣拟定,树最后由皇帝圈定。

注意,在这场考试中不论考得好不好都不会被赶回家,只是排一下名次,让皇帝知道这群人中谁的成绩最好。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试大概相当于攻读博士。

说到此处,大家应该明白这份状元卷的可贵之处了。他能在全国各地集聚的精英之中脱颖而出被皇帝认定为第一名,可以说这份状元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学子的顶点。

状元赵秉忠

这份大明状元卷补全了我国宫廷档案的空白,是我国研究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整张状元卷洋洋洒洒2460字,字体为方形小凯,横长268厘米,为19折册页,是我国大陆唯一一份状元试卷。整张试卷看起来工整整洁,字体间距相等,就好像印刷的出来一样。

那么,这样一份传奇试卷是出自谁手呢?他叫赵秉忠。

赵秉忠出身官宦之家,1573年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州市出生,十五岁便通过府试成为童生。于万历二十六年(也就是1598年)参加殿试,仔细一算赵秉忠考上状元时年仅25岁。

因赵秉中才华横溢且为人正直,很快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在朝廷党派斗争中,因为秉性过于刚直,遭小人暗算,被削职还乡。

事实上,关于赵秉忠的这份试卷是如何流落民间的一直都是未解之谜。据史书记载,中国科举制度实行的时间多达1300余年。

可知的文武状元多达770余人,然而能真正留下状元答卷的在大陆仅仅只有赵秉忠独一份。

结语

状元卷,在历朝历代都被当做国家机密看待,正因此导致我国历史上的状元卷少有流传下来,这也使得赵秉忠状元卷显得尤为珍贵。

文章来源:《试题与研究》 网址: http://www.styyjzz.cn/zonghexinwen/2021/0519/1586.html



上一篇:小学生的“逆天”作业试卷,连大学教授都懵了
下一篇:一地明确:今年高考结束后不公布试题和答案

试题与研究投稿 | 试题与研究编辑部| 试题与研究版面费 | 试题与研究论文发表 | 试题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试题与研究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